孤獨對人體的傷害,竟等同於1天抽15根菸?
(有中文版!)
在全球疫情的衝擊之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得不拉開。在線上模式飛速發展的同時,卻有許多人身心出了狀況。這本書似乎面對這個趨勢而寫,但其實身為經濟學者的作者,指出結構化所造成的孤獨早在疫情之前,已經發酵了一個世紀。特別是在1970年代,新自由經濟主義的興起,讓世界的價值觀趨向由市場經濟來決定。看似標榜著自由,但鼓吹個人主義的另一面,卻不知不覺得犧牲了社群的價值,以及金錢無法衡量的一些事物。
作者說明孤獨並不只是一個人單身或獨居的狀態,其實那與內心的孤獨感並不一定是相關的。這裡說的孤獨更廣義的事即便身旁有人卻感受不到連結,或甚至在一個環境當中沒有歸屬感,以及渺小無力無法參與在社會或者是工作場合中的那種無力。作者不能免俗的在一開始用許多人甚至是動物的實驗,說明這樣的孤獨感對身體的傷害,以及習慣於孤獨狀態的人,在面對他人時,反而不知如何應對。甚至會有杯弓蛇影的自我防衛攻擊傾向。書本前段講到現在很多民粹政治的現象,以及這些現象如何吸引顧感到孤獨者的支持。我個人是覺得他雖然努力平衡報導,但不免對某些政治人物有比較強烈的批判。
但書本後半部有幾個點我覺得還不錯。首先是她論述關於居住環境以及工作職場,因著租賃或甚至共享經濟的形式興起,副作用就是讓人沒有歸屬感。而沒有歸屬感的背後自然就不會輕易承擔社群責任 (畢竟身邊的人一直來去,投入情感太過消耗)。過去社會中有一些社群是能夠讓社會不同階級的人,站在同一個平等的位置上互動。例如以前的社區公園或圖書館,學校的義務教育,服兵役的經驗,甚至是西方社會當中的教堂。但自由經濟主義,讓其中一些變成階級化。而新冠疫情的衝擊,更是影響到人們聚集的意願。如何重新建立這種拋開階級的社群體,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
另外一點是作者用一章說明 The Digital Whip ("數位鞭打")。在許多共享平台上,人力成為手機上點選就可以得到的服務,而一些企業當中更是用所謂的數位化管理監視員工的一舉一動,名義上是為了他們的健康和給予工作反饋,但更多時候是為了效率最佳化。當車隊司機從休息時間可以一起用餐的同事,變成相互競爭的外送員。當人的價值是幾顆星的評等,那種無助和焦慮感都是以前未能想像的。作者很務實的說到,自動化以及線上化這些趨勢銳不可擋,也的確為一些人帶來新的賺錢管道。但是如果對其中的工作者保護不足,最終社會仍然要附上不小的代價。
在與病毒共存的零接觸時代中,要如何對抗孤獨的魔咒?民主社會中除了手上那一票的力量之外,其實不要小看我們每一個人身邊可以做的小事。這當中包括對陌生人微笑,向給與服務的人誠摯說謝謝,與家人朋友在一起時不要拿出手機,在自己所在的社群當中有意識的承擔更多,等等。我們的歸屬感,不是來自於品牌忠誠度或者是消費,而是來自於你親自參與建造的。
畢竟,社群只能建立 不能用錢堆積。
"We need to recast ourselves from consumers to citizens, from takers to givers, from casual observers to active participants... this is about taking opportunities to exercise our listening skills whether in the context of work our family lives or in our friendships. It's about accepting sometimes what's best for the collective, is not what's in our own immediate self-interest "
(我們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從消費者變成公民,從接受者變成給予者,從旁觀者變成積極參與,....我們需要把握機會,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以及朋友當中,主動操練傾聽的能力。同時這也是關乎我們要學習接受對於大家整體最好的選擇,有時候不見得是對我們個人立即有好處的)
📚延伸閱讀📚
📘“Tribe: On homecoming and belonging" 找尋部落的歸屬感
https://dushuyizhi.net/tribe-on-homecoming-and-belonging/
📙“Resilience Thinking" 向大自然學習韌性與永續思維,回想起其中我整理的第6和第9點,我們對於社群中無形的價值必須重新看重
https://dushuyizhi.net/resilience-thinking/
📗"The Value of Everything" 萬物的價值-- 當我們用金錢衡量一切,那些難以承受的副作用誰來抗?
https://dushuyizhi.net/the-value-of-everything/
全文與中文版連結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the-lonely-century/
#TheLonelyCentury #NoreenaHertz #ContactlessAge #Community #孤獨世紀 #無接觸世代 #社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附文稿)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4/14(六) 或 04/20(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
大自然 教育 好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青林出版兒童繪本開團
➡ 團購表單:https://gbf.tw/vnv1v (8/29收單)
➡ 雯章心得:https://yehyeah.com/012books2/
✅ 岩村和朗-七隻小老鼠系列(共四冊)(適合3Y+)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岩村和朗《十四隻老鼠系列》吧!這一套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仍然以老鼠為主角,以大自然為背景,敘述七隻小老鼠和家庭成員間親密的互動。我們家雙寶超愛。
✅ 尿床天神(適合4Y+)
我們家雙寶有一陣子每天都要我唸這本。小祐他尿床了。從他棉被裡突然鑽出來了一個尿床天神,在他旁邊莫名其妙地跳起舞來。後來尿床天神教他他一句不會尿床的咒語,但隔天他還是尿床了,究竟是為什麼呢?我故意把咒語念得很好笑,雙寶每次都笑到不行,甚至還會背了XD
✅ 這是誰的腳踏車(適合2Y+)
根據腳踏車的造型,猜猜看是哪個動物的腳踏車。小孩都很愛這類型的書,很有趣。
✅ 我才不要捲捲頭!(適合3Y+)
小女孩好討厭自己的捲髮,不管用什麼方式頭髮都沒有辦法變直,甚至把書壓在頭上,在頭髮上綁氣球。後來遇見另一個很討厭自己是直髮的女孩。透過這本書,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學習接納自己、愛自己!
✅ 我想變成!(適合3Y+)
小公主系列也是很知名的繪本,能帶給孩子們很多啟發。小公主長大後想變成怎樣呢?他問了很多家人和朋友,每個人都給他不同的意見。最重要的是,你想要變成什麼?
✅ 我想要贏(適合3Y+)
小公主做任何事情都想贏。在家裡,大家都會讓他。但是在學校,他很努力卻還是無法得到第一名。但是,有一個『最佳努力獎』,這是給最最努力去嘗試任何事情的人。而小公主正是最佳人選!丸子也是好勝心好強,只要輸了就生氣。我覺得這本書滿有幫助的。
✅ 夜光找一找:不可思議的雨林大探索(適合5Y+)
這是一本找找書。裡面有非常多熱帶雨林的動物跟植物。內頁拉開長達1.4公尺。一面是白天,一面是夜晚。夜晚那面還有夜光。色彩非常繽紛,圖畫很精美。老實說還滿難找的。如果你們家小孩喜歡有挑戰性的找找書,可以選這本。
✅ 香蕉的秘密(適合3Y+)
本書介紹香蕉的生長過程、香蕉的營養及好處、還有香蕉的採收、產銷過程,為你完整解開香蕉的祕密
✅ 走,去迪化街買年貨(適合3Y+)
此書敘述阿瑞跟著爺爺到迪化街辦年貨,感受迪化街的年節氣氛。可以讓孩子認識迪化街的歷史人文,以及各種手工職人的生活景象
✅ 一顆種子的旅行(適合4Y+)
植物沒有這些交通工具,植物到底是怎麼到達那些特別的地方呢?透過此書了解種子傳播的方式。丸子對這本書的內容很感興趣。
✅ 只屬於我的位置 (適合3Y+)
企鵝咕咕最喜歡待在爸爸和媽媽的肚子下面,但是有一天,那個位置居然被一顆新來的蛋搶走了!「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呢?」這本書可以讓孩子知道,不管遇到什麼、發生什麼事,孩子永遠都在父母心裡佔有一個最重要的位置!
✅ 哪裡才是我的家? (適合3Y+)
這是一本感溫書,主題是講全球暖化。把書放在冷凍庫,書本變冰圖案就會出現。溫度變高,圖按就會消失,模擬冰川融化的現象。是厚紙書,可以重複使用。這本書不僅富有教育意義,也很好玩,大推!
------
➡ 團購表單:https://gbf.tw/vnv1v (8/29收單)
➡ 雯章心得:https://yehyeah.com/012books2/
➡ 運費計算:
1. 滿2000元免運,未達則台灣本島運費100元
2. 外島地區訂單運費一律 230元,不提供馬祖服務
3. 本團不寄送海外
➡ 出貨日期:「付款完成後」七個工作天內依順序出貨
------
加入後才不會漏掉開團訊息
▶️ 團購社團:https://reurl.cc/Kkr4Qm
大自然 教育 好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緣起】
教宗方濟各寫的《讓我們勇敢地夢想》,開啟了我們看待COVID-19風暴及其病毒許多嶄新的觀點,體會我們真正的危險和機會。
為了使這本書方便為更多人閱讀和討論,我從 7 月 5 日起,按主題寫一系列 18 篇文章,也錄製成 Podcast 和影片。
今天是18集專題的第二集,主題是〈驅動世界運轉的背面〉,可以在 Facebook 這邊閱讀文章與觀賞影片,也可以透過其他平台第一時間接收新的集數,內容是一致的。
🎬 YouTube 連結
https://youtu.be/DDg6Wm9fKZw
🎧 Podcast 連結
SoundOn
https://sndn.link/letusdream/2DzkzN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1575186962
【讓我們勇敢夢想 18 之 2 :驅動世界運轉的背面】
1.
教宗提醒我們說:造成 Covid-19風暴的這個病毒 ,它可能只是帶給我們帶來一個驚醒,並且它可能是在邀請我們共同思考一些問題。譬如:世界今天種種經濟、社會、生態上的危險,會不會是同一個根源所產生的呢?而我們可能提供的解答,會不會可能也就是同一個呢?
我們來看看,教宗他所認為今天世界種種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今天趨動世界運轉的力量,是商業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
我們相信市場化有助於貨物、服務的流通、創造就業機會,因此使一個社會有種種發展。
而市場化的下一步一定是追求自由市場,市場的自由化。
然後追求市場的自由化再下一步發展,不可避免地一定是全球化。
而全球化的推動,也不可避免地會造就財富的全球化。
教宗說:他並不是反對市場化 ,他反對的是市場中心的放任主義。
也就是說,「凡是對市場好的,就必定對社會好」這種觀念。
他所反對的是:「必須讓財富毫無阻礙地流通,社會才能繁榮」這種觀念。
他反對的是:「經濟發展跟倫理脫鈎,結果出現經濟的達爾文主義 也就是不問過程 , 一切只看最後的優勝劣敗。」
2.
就天主教宗的立場,他會說出反對經濟發展跟倫理脫鈎這樣的話,是非常自然的。
但教宗方濟各特別的是:他不只如此。他同時又非常完整地分析,然後講出非常犀利的觀察。
譬如,他說:所謂的「自由」市場,其實對許多人來說是一點都不自由的。尤其是對越是貧窮的人,他在自由市場裡越是沒有選擇的機會。
又譬如,他說:今天許多被媒體捧為天緃英明,多麼成功了不起的許多企業家,其實背後都是巨額的公共投資的科研跟教育的成果,只是被這些企業股東給收割了果實而已。
教宗說:今天大家都忽略了這些,只追求財富的成功,所以財富成為了個新的偶像,更激化了所有事情滾動。其結果就是全世界今天最頂端的百分之一的人,卻掌握了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財富。
3.
在財富發展的這件事情上 去年我們出過一本書叫做《誰偷走了你的財富》 這本書可以輔助說明教宗對財富全球化這件事情的觀察
全球化當然有助於貨物、服務、人的流通 但事實上真正體現也享受到全球化最大好處的 是財富的全球化。
因為其他的人、事、物的全球化流通,總是會受到時間跟空間的限制,只有財富的流通是不受任何時間跟空間的限制,它是真正可以在彈指之間就完成的。
所以有本事、有本錢把財富進行全球化的人,他們所享有的機會和好處是其他人所完全沒法想像的。他們可以把財富進行各樣各式的躲避、隱藏、轉換、變身,不斷地把自己的財富滾雪球地越滾越大。
《誰偷走了我們的財富》這本書分析、蒐集了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有錢人怎麼玩財富全球化的這個遊戲。相形之下,玩不起這個遊戲的人,財富相形之下都巨幅縮水,所以形同財富被偷走。
而教宗要強調的是:大家把財富當作新的偶像來追逐,自然也就會追逐一種商業、經濟發展的無止境的成長。因此他也舉了聖經裡巴別塔的故事。
巴別塔的塔愈蓋愈高,需要的人多、磚頭多,而那個磚頭建造的成本是非常昂貴的。所以如果有工人在那個過程裡面掉了手裡的磚,那就要停工,然後要被鞭打一頓 。
而教宗說:今天我們在追求無止境成長的企業,也很像是在蓋巴別塔,只是今天在排隊等當工人的人更多,人的價值也比磚頭更不值錢。今天你出了狀況,工都不會停,直接就會有排隊排得很長的人馬上接手。所以在這個過程裡,到底是人重要,還是磚頭重要,已經不是大家所考慮的。
全球化發展造就了新的要蓋建巴別塔的人,又把大量的人變成排隊要蓋巴別塔的奴隸的景像,教宗在書裡描寫得非常生動。
4.
這樣一味追求經濟成長 到底會發生什麼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人掉進了錢眼,就只顧著看得到錢,也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掃盡自己和錢之間的所有的障礙。
因此一定會權、錢結合。因為和權力結合,是能把自己跟錢之間的障礙掃除的最快的途徑。而只要和權力的人結合,當然也就根本不知道為什麼需要注意、關心弱勢的人。
此外,大自然本來就是以各種天險,設下了對人類發展的某種限制跟制約。可是人類掉進錢眼(之後,為了追求無止盡的成長,他就會開發各種科技工具來突破這些天險, 也給生態帶來巨大的破壞。
所以我們知道要設法讓船可以穿越北極,但卻想不到伴隨而來的氣候劇變,會給世界各地帶來洪水、森林大火。也因此,我們會讓地球高達一百萬種的生物瀕臨滅絕的危險,自己卻不自知,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所以只要眼裡只有錢,就會產生一種心態跟行為模式,也就是為了讓經濟的巴別塔愈蓋愈高,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犧牲的。
只是在這個過程裡,大家會忘記兩件事:
一個是:地球的資源是屬於全人類的,不是屬於少數幾個人的。
另一個是:光靠市場和經濟的成長,它沒法滿足我們需要同時達到的兩個目標:
一個是如何靠著比較永續、比較節制的生活方式,來讓大自然得到休養的機會。
再一個就是,如何照顧現有的經濟體系所傷害、所排擠的民眾,讓他們的生活不致匱乏。
用教宗的說法也就是說:在蓋巴別塔的過程裡,怎麼重視人而不是磚頭。
我們忘了這兩點的話,全世界各地感到被剝奪的人會產生反彈的力量,會出現反全球化的民粹風潮,自然也就不足為奇。
【更多資訊】
讓我們勇敢夢想 - 18 集的主題列表: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348755519951943
疫情時代的美好生活提案,購書連結:
友善書業:https://fribooker.wordpress.com/bookstore/
大 塊:https://bit.ly/361oDVm
我們的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教宗方濟各 #讓我們勇敢夢想 #Letusdream #Covid19
大自然 教育 好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附文稿)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4/14(六) 或 04/20(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家裡有毛小孩,特別是有養狗,你聽完這個研究,可能你會非常的開心。
這個研究是馬里蘭大學的愛利卡佛里德曼,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去探討狗主人,和他們的心血管健康的相關性,弗里德曼仔細的去追蹤心臟病發的這些病患的復原率,結果發現呢在心臟病發一年之後,如果有養狗的人會比那些沒有養狗的人存活率高出九倍。
這是一個很大的差距喔!然而這個驚人的發現會促使科學家去探討養狗到底有什麼好處,結果就發現~狗主人比較善於因應日常的壓力,生活會過得比較輕鬆,也比較有自信,比較不會罹患憂鬱症。甚至於呢!後續的一些研究者還做一些延伸研究。比如說有一個研究室,請狗主人分別在自己的寵物或者是在自己的配偶面前,做一些可能會有一點壓力的任務,然後呢去測量他們的血壓跟心跳,結果就發現喔他們在寵物面前做的時候心跳會比較慢,血壓會比較低,出錯率會比較少。
科學證明告訴我們,我們的狗會比我們的另一半更有益於自己的健康,那麼你聽到這邊可能很快會下一個結論,原來呀!如果要讓自己健康,與其找一個伴侶,不如找一條狗!
這個結論是很容易下的,但然而真的是這樣子想的嗎?
這個結論本身有沒有一些問題呢?
因為如果這個結論為真的話,那麼事實上我如果住在狗園裡面,是不是會處在一個最健康狀態?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雖然養狗這個行為會造成狗主人有一個比較輕鬆的生活態度,和比較健康,尤其在心血管方面的一個狀態,但是養狗就一定是等於輕鬆的生活態度跟心血管健康這樣的因果關係嗎?
有沒有可能養狗的人他先具備的某些特質,是這些特質讓他們變得比較長壽,生活比較容易放鬆下來?
這個部分就像在很多科學研究裡面的探討一樣,我們有時候會把「相關」變成是「因果」。就好像是在火災的時候,出勤的消防車數量會跟那一次的火災傷亡成正比,所以也就是說每一次火災的時候不要出這麼多的消防車,就能夠有效的讓傷亡人數變得比較不高,是這樣子解釋的嗎?
你可能很快的就聽出這裡面的荒謬之處,因為火災的傷亡變多,是因為那個火場的規模大,然而火場的規模大,自然就會派比較多的消防車,然而在這麼大的火場規模以上的消防車還派得不夠多,那這時候死傷的人數不會更高嗎?
所以這是我們有時候在看待一些問題的時候,如果沒有點出來,我們很容易把「相關」當成「因果」。
回到今天我們談的這個研究,其實那些養狗的人會比較健康、比較放鬆,不是因為養狗,是因為第一個原因,養狗會讓他的社交生活變得比較多。
你養了狗自然就要遛狗,你在遛狗的過程當中,你自己可能有運動、散步,更不要說在遛狗的過程當中遇到其他人的交談、互動,遇到其他狗主人的交換狗經,或者是有一些路人看到你的狗好可愛,停下來摸摸你的狗,然後跟你聊上兩句。
這些東西都是養狗的社交效應,但是另外一個可能更深的層次是在於為什麼你會養狗?
可能你本來就是一個比較重視關係、比較重視連結、比較有愛的一個人啊!
那這樣的人格特質,就算你開了一個心臟手術,你在術後的復原本來就會比那些比較陰沈的好的更快,不是嗎?
所以呢!如果你聽到這邊真正關鍵的不是你有沒有養狗,而是在於那背後更關鍵跟根本的因素,所以千萬不要聽到這邊,在你的家裡關了一堆狗,然後你也不照料、也不去遛他們,那是對你的健康跟對狗的健康是一點幫助都沒有。
其實這樣的概念延伸,就好像是我自己在實際教學裡面經常遇到的一個狀況,很多人會直覺地以為那些要有好的人際關係的人都是會說話,因為他看到是表面的因素,他看到那些有好人際關係的人,他們都很會講話。
於是他要改善他人際關係,他就花了很多力氣去學怎麼樣說話,但是當他學了很多說話的技巧之後,得到什麼結果?結果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因為他太會說話了。或者是他學了很多很厲害的說話技巧,所以別人更不喜歡他。
我想你在自己的真實生命當中一定有很多這樣的經驗,有些人真的他太會講話了,會講話到你根本不想多跟他相處,所以這裡面到底出什麼問題呢?
其實一個有好人際關係的人,你表面上看到的是他會說話,但是他背後他之所以會有好的人際關係,是因為他先具備有那些讓人喜歡,別人願意跟他互動的特質跟條件。
在他開口說話之前,他就先具備有可能是一個和善的表情,可能呢是一個讓別人感覺到舒服的一個非語言訊號,或者是互動的模式。
於是呢!當他具備這個的時候,別人會給他更多的耐心,別人會給他在互動上更多的期待,因為這份耐心跟這一份期待,他是不是就有機會贏得更多可以說話、可以交流的機會。
所以這樣的邏輯順下來,自然而然別人願意聽他說話,他也更多的機會能夠講話,那在這樣的條件下,久而久之,你說他會不會讓你很直覺地感受到他是因為很會說話,可是他很會說話,或者他說話讓人舒服,是結果不是原因啦!
原因是什麼?原因是他先具備有讓人喜歡,讓別人願意跟他互動的那些特質,就好像是~不是因為養狗讓你變得健康,是因為你具備了某些特質,所以你會養狗,於是呢!能養狗這個行為又能夠回頭讓你更健康。
回到人際裡面,是因為你先讓別人願意跟你互動,於是你有更多可以互動的機會,因為你有更多的互動機會,所以回頭你才有機會變得越來越會說話,於是得到更好的人際關係。
所以呢!聽到這裡,如果你真的要改善生命當中的一些議題,你要真的抓到核心跟根本,特別在人際關係裡面,千萬記得有一些前提要先具備。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另外呢在前面所提到的在人際互動,我們怎麼樣去具備讓人喜歡,讓別人願意跟我們互動的那些關鍵的特質。
如果你想在這方面做有效的前進的話,我在5月18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會對你非常有幫助,在我錄製這段內容的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很期待你把握機會,希望在5月1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大自然 教育 好處 在 接觸大自然的好處 -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 的推薦與評價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親近大自然的好處作文,大自然對小朋友好處,戶外踏青的好處,出走大自然的好處,親近大自然景點,接觸大自然英文,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教育. ... <看更多>
大自然 教育 好處 在 科學新視野, 自然科學, 看書, 自然閱讀, 兒童閱讀, 自然教育, 自然 ... 的推薦與評價
親子露營, 露營的 好處, 露營對孩子的重要, 自然 教育, 自然活動, 環保活動 ... 大自然 餐廳越好嘅朋友越應該去 大自然. 野人簡樸生活•253 views · 11:31 · Go ... ... <看更多>
大自然 教育 好處 在 24parent.com - 父母必讀: 帶孩子「親親大自然」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千葉大學教育社會學教授明石要一指出,小孩接觸大自然時會產生許多疑問,因而刺激求知慾、好奇心,學習慾望自然提高,多跟其他小朋友玩也可以培養人際關係和決斷力。 [網上 ... ... <看更多>